【中国品牌建设网9月10日网讯】至今还有人记得一个月前的上海书展上,因为一个雷人的“假装尸体”的图书营销,让现场众多读者好奇,也受到了惊吓。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对涉事公司进行通报批评之外,还取消该公司明年参加上海书展的资格。这张被称为上海书展最严厉的罚单在业内颇有警示作用,但是层出不穷的图书低俗营销其实并不少见,甚至在业内有营销越“刺激”越吸引人、书名越“雷”越畅销的“乱象”。为何如此?
有多“俗”
营销越“刺激”越吸引人
在上海书展现场,“尸体营销”被图书公司以“行为艺术”的方式,请了5个人扮演“尸体”。倒在“血泊”之中的“尸体”,衣服上还印着“我收到了《死亡通知单》”的字样。“其实这就是宣传《死亡通知书》这本书。”该图书公司向记者解释。
“这种方式针对年轻人可能还好一些,惊险刺激博眼球。但是上海书展面向的是社会全体,老人小孩接受起来会很难,在那种嘈杂的环境下确实容易受到惊吓。”一位负责营销多年的刘小姐向记者分析当时的情况。
最终,“尸体营销”被认为太过低俗,而立刻被请出场外,涉事图书公司也在事后接到了这份罚单。“类似图书低俗营销并不少见。几年前,有图书展商在现场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玻璃柜,里面放满了人民币,意寓“书中自有黄金屋”。
虽然是复制品,但这种赤裸裸的对于金钱的宣扬,引发了很多爱书者的反感。”
怪现状
除了营销手段的低俗之外,其实在书名上出版方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希望能通过书名帮助销量。而这种方法,大多数时候就是取一个稍微“雷”一点的名字。
《微勃症》、《迎男而上》,近几年来这些图书中有用“雷人”名字的不在少数,而让记者颇为意外的是,其中很多都成了超级畅销书。
“书名雷人但畅销的书,大多是书名提供了阅读价值,并且内容过硬。那些哗众取宠的书名,读者只当是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也就略过了。”一位图书编辑告诉记者,其实这种雷人的书名能取得好的销量,也并非在中国独有,英国《书商》杂志早在1978年就创立了“最古怪书名奖”,原意是为图书市场注入轻松气息,后来成为一个热门奖项,这也相对助长了“雷”书名的发展。
“其实很多这样的书,畅销不仅因为它的书名雷,而且书名要体现出价值。曾经一本名为《大便书》的健康书,书的内容既有趣又有用,这本书的畅销是在情理之中的。”在这位编辑看来,书名确实有帮助但并不能只是一个噱头,“就像《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是中国第一本讲述草根创业的小说,这本书的畅销也是因为其本身携带的阅读价值。没有内容,书名再雷再怪作用也不太大。”
书名越“雷”越畅销
业内声音
近期下架书大多与此有关
无论是“刺激”的营销方法,还是雷人的书名,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带有一些玩笑的意图,但是在不少爱书人眼中,都是对图书的一种“亵渎”,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张严厉的罚单。“近期我们出版方也都在注意这方面的改变。”刘小姐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一些对营销手段的明文规定,但是现在图书的审核也比以前严格了很多。
据悉,近期有不少下架的图书,都是因为书名问题。“《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就下架了,就是因为三观不正。”一位正在申请出版审查的编辑告诉记者,如今对于书名的审查中,甚至要求书名中不能出现英文,“觉得这样影响了阅读,《大便书》那样的书如果放在今天审查,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关。”
在业内看来,这样的严厉总是有好处的,“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出版业一直要相对乱一些,就是因为各项规定都没有健全,有了明文规定甚至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我们出版方,都是有好处的,对图书的出版也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