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3月4日网讯】在今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县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积极涉足电子商务线上销售,培育发展“电商镇”、“电商村”,农产品营销步入了“电商时代”。
在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记者看到,网络销售员小李正通过淘宝旺旺,详细解答网上客户购买淮山的有关问题。合作社负责人李福龙介绍,去年,他们在淘宝网、世纪之村、世纪商城、阿里巴巴等平台销售淮山4000多斤,销售额达12万元。今年,他们打算继续在网上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量。
【同期声 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副理事长 李福龙:传统的销售模式来卖农产品,销量不稳定,资金借、欠款太多,承担风险比较大,通过电商可避免“三角债”等问题。】
虽然我县农产品网上销售已开始起步,但对庞大的农产品销售而言,当前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仍属“小打小闹”,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
据统计,目前我县在淘宝网、世纪之村世纪商城、阿里巴巴等平台开设农特产品网店34家,但有销售仅有7家,去年总销售额800多万元。
农产品“触电”需各方用力
农产品“触电”让一些农民得以直接对接市场。但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农民对电子商务还比较陌生,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
随着人们对网络依赖加强,农产品与电商的结合势成必然,但与服装、电子产品、化妆品相比,网购交易量微乎其微,农产品的线下功夫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仓储、物流、配送等。多数人认为,农产品“触电”是大趋势,但如何解决物流配送成本,优化资源是目前加速优质农产品“触电”的最大障碍。
【同期声 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副理事长 李福龙:淮山是一种易碎品,重量大、体积大,价格又不高,物流配送难度大,成本高,如何找到安全可靠又节约成本的物流配送模式,是农产品电商需解决的问题。】
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认为,培育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应发动农民参与,让农民了解电子商务,做好电商人才的培训,同时也需要各方用力,譬如将农产品电子商务纳入整个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之中,与增加农民收入、扶持农民返乡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村信贷、小微企业、农村扶贫等政策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