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7月3日网讯】关于服装企业的多品牌策略,我觉得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底层供应链的共通性,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多品牌的运营,是必经之路。只不过在哪个阶段,以什么方式来进行多品牌,是需要战略制定者的智慧的。这个,对于线下以及线上品牌来说,是一回事。
零售业经营的本质
@张炳良(福建希尼亚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经营的本质是赚钱。品牌商要转变为零售商,零售商的本质是店铺,不管线上线下;零售业的本质是消费者,消费者的生活形态是你产品企划的根本;零售的本质是产品,产品的首要因素是价格,其次是款式、品质、品牌;零售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店铺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如何判断淘宝商品评价是不是水军作品?
@龚文祥(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看买家等级,红心级评价全部忽略;看购买件数,贵重商品、非消耗品等很少有人会一次买很多;看评语,水军最爱用的是“出差回来评价晚了”,这是怕淘宝查,所以购买后很久才敢给好评。以上虽然存在误杀可能性,但总比上当强。
安徽馆的没落?
@电商观察鲁振旺(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CEO):今天查看淘宝特色中国一些省级馆的销售数字,主要以首页展示商品销售统计为主。安徽馆首页商品月度销售统计仅为24.6万元,要知道开馆时对外宣布数字是首日成交848万元,次日成交1062万元,现在沦落为如此惨淡,客户都跑光了。我观察没有彻底平台化,仅为简单商品的展示,选品选店和运营模式也存在大问题。
李宁渠道复兴计划解读
@数据化管理(零售数据分析研究者,《数据化管理》咨询顾问、培训师):1.问题点:过季库存增加、折扣下降,门店赢利能力降低;2.使用14亿~18亿元通过回购、应收账重组等方案帮经销商清理库存;3.产品方面试点推出低价运动鞋系列;4.试点“英雄产品”销售策略,估计就是“爆款”策略;5.试点弹性订货,估计是期货加现货策略;6.三聚焦:中国市场、核心品牌、体育精神。
电商供应链能力的八大指标
@黄刚-物流与供应链(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理事、汉森世纪供应链管理咨询总经理):2013年中国电商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供应链成为核心,电商供应链8大能力指标如下:1.订单响应周期满足:订单闭环时间;2.订单满足率:涉及需求预测、品类、运营能力;3.库存周转率;4.退货占比率:退货是“黑洞”;5.缺货控制比率;6.补货响应能力;7.客单供应链总成本;8.供应链柔性:运营弹性。
京东不应该打造“京品”?
@王泽旭V(益商优势 副总裁&品牌电商首席顾问):1.相对“淘品牌”这种时代产物来说,京东没必要推“京品牌”,也不必做自有品牌;2.做为零售商,品牌信息对称时,要追求增加商品信息不对称,提高竞争力;3.驱动并扶持商家做专供“京品”,并给此类商品标签化,影响了消费者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