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12月3日网讯】日前,在安溪举行的一场电商沙龙上,与会的电商企业负责人总结分享了“双十一”大促营销的经验和做法,为企业备战即将到来的“双十二”提供了借鉴意义。
继“双十一”淘宝网创下单日191亿元交易额的奇迹后,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今年的“双十二”(12月12日)大促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那么,对于经历了“双十一”的电商企业而言,如何借助“双十二”来巩固前一次大促积累的客户,促进二次营销?对于未曾参与“双十一”的电商企业而言,又应当如何做好大促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式营销,尽可能降低营销成本,提升营销效果?
大促前 进行唤醒预热
主持人:网络大促的到来,对电商企业而言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场考验,那么,在大促前,企业应当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更好地实现营销?
蔡斯传:面对任何一场促销活动,企业首先要明白自己参与促销的目的,是为了清库存?做品牌影响力?争排名?还是引流新客户?或者是为了回馈忠诚老客户,激活流失客户等。
目的明确后就应当提前做准备,为了应对“双十一”,公司从8月底就开始进行全体总动员,通过多场大型活动预热,在商品、仓储、快递方面,提前准备足够的深度货品,安排分销商大量囤货,仓库提前循环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同时优化仓库、优化人员安排、优化快递结构等。
然后是店铺记忆唤醒,在大促前7—10天、前3—5天、前1天、大促前夜等时段,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唤醒有过成交记录的客户以及优质的老客户等,以提升到场率、参与度。
苏清阳:今年“双十一”,公司的目的不仅是把产品卖出去,同时也为了提高公司的团队配合能力,宣传公司的品牌文化,为长远的发展做铺垫。
因此在大促前,除了人员、商品、系统等的准备外,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宣传预热上,首先是发放优惠券和进行店铺内收藏有礼的活动;其次是做好老顾客维护,所有老顾客根据消费人群发送优惠券,短信告知“双十一”的活动信息;接下来在“双十一”前通过直通车店铺推广承接页面,钻石展位预告“双十一”内容,并通过 SNS、帮派掌柜说、新浪微博等平台提前宣传。
大促中 打好“狙击战”
主持人:大促开始后,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考验,企业如何在客服、物流等方面实现良好的衔接,及时做好催付、物流提醒、跟踪等?
苏清阳:大促当天,企业要做的就是尽量突出促销的内容,要明确什么是引流款、什么是深度款、什么是盈利款,产品在页面上的摆放位置,产品的定价策略都很重要。在“双十一”当天,公司以一款铁观音图片及IPHONE5作为引流商品,推出买茶送IPHONE5,价格定在45元,产品买一送一还包邮,因此吸引大批顾客点击,有了流量,才能带动店铺内其他商品的联动销售。
蔡斯传:做好大促营销其实就和打“狙击战”一样,要迅捷、准确。由于是集体疯抢,大促中做好催付对销售额的影响非常关键。因此,狙击战的前三个阶段就是下单催付、发货催付、结束前催付。下单后一小内,就要对未付款的客户进行短信催付;当日发货量完成一定程度后,进行发货催付;大促当天晚上7时—8时进行第三次催付。
另外要及时提供准确的物流信息,虽然是“双十一”,但是同样要带给卖家最好的购物体验。因此,狙击的后三个阶段就要注重同城关怀、疑难件跟踪、签收短信。从12日开始,当快递到达客户的收货城市后,可进行短信通知;当大促导致爆仓、发货延迟等情况后,在客户发现之前,企业要给买家做出预警提醒,通过短信电话提前告知客户,换取客户的理解;客户签收后通过短信及时提醒确认收货及评分,可提升店铺动态评分值和好评率。
大促后 刺激二次购买
主持人:大促结束后,面对突然增加的大量新客户,如何做好二次营销,增加新客户的二次转换率,打好接下来的“双十二”营销战?
赵庆瑞:大促,首战赢销量、二战赢物流、三战赢体验、四战赢回头。新客来多少?回头客几人?贡献几何?激活多少?客户组成结构和特征如何?新客如何变老客?大促的价值在于留下多少能回头的买家。
因此,在大促后,要注重新客户的维护工作,比如,在发货当天对新客户进行发货关怀,5—7天后,可发送好评有礼信息,15天后对使用情况进行关怀,20天后,借助“双十二”进行二次营销,45天后,可进行回购、送礼刺激,75天后,可进行春节前的大促刺激,其中还可以穿插圣诞促销、元旦促销等。通过系统的促销流程,在拓展客户基数的同时保持老客户比例的提升或稳定。
蔡斯传:双十一会涌入大量初级网购用户,如不加以培养,后期的重复购买和累计消费均相比日常UV(独立用户)有巨大差异,需要差异化管理。“双十一”过后,大量的客户会在13—17天后陆续回到淘宝确认收货和评价,可以根据复购率的差异,对高复购地区通过店铺+地域的定向推广,加深新客户印象,并且快速进行第二次复购刺激,迅速培养一批忠诚客户。
电商在成长
11月12日凌晨,天猫发起的包括天猫和淘宝在内的双十一大促鸣金收兵,191亿元的支付宝交易额,创下中国零售业单日销售记录。而在这一天,泉州的电商企业也创造了单家企业单日超过9300万元,整体网络零售额超过7亿元的记录。
在巨大的数字光环下,电商,这一默默耕耘的群体,开始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勤奋,为了让每一个客户满意,每天十多个小时守在电脑前;他们执著,创业的路虽艰苦,却不放弃,由一个人做成一个团队;他们谦逊,总是不断地充电,尝试新的营销方式,创新销售模式;他们开放,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即使这个人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虽然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网络零售总额依然只占据一个很小的市场份额,但是,正因为市场很大,路很长,电商才有继续前进的空间和动力,电商依然在路上,但前景可期。
来源: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