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文章投稿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logo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人物 | 创意 | 传播 | 知识产权 | 国际品牌 | 中华老字号 |  品牌人才 |
专家 | 管理 | 营销 | 公关 | 培训 | 专题 | 在线学习 | 品牌商盟 | 品牌与建设 | 品牌数据库|
产品与服务: 项目对接 会员服务 专利商机 品牌加盟 专家讲座 营销品牌论坛峰会报名 合作洽谈
申请分站
申请分站
  您的位置: 中国品牌建设网 > 品牌管理> 文章正文

中铝力拓并购失败看中国海外并购发展

中国品牌建设网:www.brandjs.com 文章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更新时间:2009-6-20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6月5日,中铝公司公告称,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2月12日宣布的双方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协议向中铝公司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因此夭折。

  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并称全球三大矿业巨头。今年2月,中铝宣布斥资195亿美元与力拓建立“开创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继2008年2月力拓与中铝首次“联姻”后双方进一步确立的迄今为止中国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交易,若交易完成,中铝在力拓整体持股比例将增至约18%。此番力拓单方毁约,继而转投必和必拓怀抱,使中国企业的这一开创之举最终划上遗憾的句号。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除中铝远涉重洋注资力拓外,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收购美国著名汽车品牌悍马同样备受关注。实际上,无论是从中移动收购Millicom到中海油收购Unocal,还是从联想收购IBM部分PC业务到中铝注资全球矿业巨头力拓,众多事实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大型并购从未停止过,但是多半都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分析:

  一方面,金融危机蔓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大型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抄底”的良机;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大型海外并购战场屡屡失败,也给这些扩张者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中铝为何在上述并购中最终失利,外界已经有很多比较中肯的分析,归结起来不外有三:一是市场回暖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因素,让力拓的股价大幅回涨,给了力拓拒绝中铝的底气;二是由于采矿业是澳大利亚支柱产业之一,澳政府认为力拓与中铝的交易损害了国家利益,迟迟不给中铝的交易方案放行,力拓董事会也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三是“冷战”思维对中国的偏见所致。

  力拓与中铝达成注资协议,直接原因是迫于387亿美元的债务重负。而当前,由于预期全球经济开始好转,股价上扬,力拓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资金压力也明显减少,于是,中铝的注资就显得不如之前十分紧迫。不过,有评论认为这并不是力拓毁约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中国的不少正常商业举动,都被国际上某些人过度解读。某种程度上,中铝此次并购失败是海外“冷战”思维延续的结果。加之该笔交易审批时间跨度大,“夜长梦多”,力拓单方面撕毁合约,并不足为怪。其间,中铝注资方案中对于对方违约仅支付1%的“分手费”显然也是失误的一个环节。

  (二)外资“围剿”中国品牌得利

  值得一提的是,与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屡屡失败相比,此前外资对中国品牌展开的“围剿”就显得顺利得多。譬如,达能收购乐百氏、壳牌收购统一润滑油、吉列集团收购南孚电池、欧莱雅收购小护士、高盛收购双汇,以及PAG并购好孩子集团等等,许多曾经家喻户晓的中国本土品牌如活力28、白猫、海鸥、美加净、三笑等都在外资的重重“围剿”或“斩首行动”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原因分析:

  汲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种种教训和国外企业并购中国品牌的成功经验,必须记取的要诀就是,要韬光养晦,以智慧取胜,切不可操之过急!国外的企业在中国开展并购从来没有像今天的中国企业这样表现很急迫,生怕对方不同意“联姻”,而往往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中国有种说法,叫“过犹不及”,凡事欲速则不达。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还是应先练好内功,把被别人“过河拆桥”利用了一把当作一次学费,充分做好准备,将企业真正做大做强,以利从头再来。  (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时报时评■周雪松)

(三)海外并购路漫漫

  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遇到的各种麻烦,梅新育表示,虽然此次挫折会对中国海外投资产生一定影响,但海外投资并非局限于并购这一种方式,因此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方向也不会发生变化。

  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程永如认为,市场商机稍纵即逝,中国企业需要增强企业家精神,需要远见与领导力,行事果断、超前,并有备选方案。

  中银国际分析师程漫江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收购尚需一个过程,尤其是资源类收购,国际环境是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她认为,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源类企业,应该着眼于目前还没有成长起来、相对较小、具有长远发展价值的公司。

  (四)海外并购利弊之争

  焦捷:利大还是弊大,不能一概而论,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来讲都是各有利弊的。

  (1)从国家层面来看。海外并购有利于缓解我国外汇储备的压力;同时,它也有资源性的需求在其中,特别是对一些自然资源,比如石油、铁、木材等。另外,在现代的国际市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并不是直接的对抗,而往往是通过大的跨国公司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确实需要一大批的企业走出国门,去进行资源性并购。

  某种程度来说,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到海外去进行并购,客观上促使“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这便是其在国家层面上的弊端。

  (2)从企业方面来看。海外的市场、技术、资源、品牌都可能是它所需要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需要“走出去”寻找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市场,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当然,对于企业来讲,弊端也会有,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缺少跨国并购的经验。包括对并购对象的选择问题;并购价格过高,带来巨大财务压力;不熟悉当地文化;当地政策是否欢迎中国企业;是否注意到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需要防止的陷阱。

  (3)从个人观点来看。总体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企业逐渐进入国际市场,这是大势所趋。

  刘桐渤:利大还是弊大,要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国家。很多西方国家,你想去,人家不一定接受。比如近期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国的金融机构要到美国去,还要经过美国政府的许可,因为他们担心中国金融机构会对当地的金融机构有竞争。海外并购,关键是在于中国企业本身的管理能力,如果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就能抓住这些市场的机会,但如果管理团队不好,没有专业人士帮你进入当地的市场,那在并购之后是注定要赔钱的。

  当然,目前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好的机会,因为并购的成本相对低了一些。

  张晓森:中国企业到海外去并购,总的来说规模都还比较小,大量的并购都还是在国内。

  人民币升值对于海外并购的影响,这要看它是对美元还是其他货币,现在对美元是升值了,但是对欧元对英镑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所谓的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是相对应的。因此,对海外并购的影响,要看计价单位是什么,如果是用美元,那从汇率的角度,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用别的货币计价就不一定了,这种优势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体现,比如最近经手的一个俄罗斯项目,都是用欧元来计价的,就不存在人民币升值、贬值的问题。

注:焦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讲师

 热点图片
隆尧县强化品牌建
河南拟建百所品牌
波司登日均关19
生态农业创意市集
香奈代理权拆分?
传统品牌的微商新
三星LG高调推智
李宁从冠军台到无
 品牌新闻
· 安吉尔加强品牌信用建设
· 中国移动品牌价值连续两年跃升 展硬核实力
· 48.26亿元!“赤壁青砖茶” 的公用品牌价值
· 南明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
· 安化黑茶品牌建设再获肯定
· 五粮液深度参与“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 为中
· 中信银行荣膺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第30强
· “2023年度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对标”榜单发布
· “咸阳茯茶”进入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5
  财经新闻
· 汇美瞄准价值型电商布局品牌生态圈
· 苹果或独大 国产品牌逆袭
· 恒舞丝绸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民族品牌”
· 格力空调 让人们能够放心选择的品牌空调
· 建辉磁砖 中国建陶领军品牌
· 烟台农业品牌暨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召开
· 杨柳君:移动互联,品牌即情感
· 风靡中国的三大朗姆酒品牌
· 陈冠希遭合作代言品牌商炮轰
 焦点新闻
· 创新理念——改变中国营销格局
· 日化经销商:如何做好市场营销战略
· 销售的关键是什么
· 服装营销:DBG、川久保玲等游击店能否创造销
· 谁在为王老吉保驾护航?
· 如何实现成功电话营销
· 如何对付上来就谈价的客户
· 东阿阿胶拟以2.6亿元开展信托投资业务
· 市场竞争中没有美国可乐与中国汇源
 图片新闻
茅台一款新品上市
“葡瑟”品牌发布
汇源果汁“绿色
保障龙大品牌价值
  最新新闻
· “韶山红”品牌建设案例上榜
· 【典型案例】用好区域品牌 大力发展特色乳制
· 奥含传播解锁公关行业密码,筑牢品牌基石!
· 公关进入用户运营时代
· 比亚迪李云飞:倡议中国汽车品牌不要黑手、要
· 理想汽车遭遇黑公关风波,品牌韧性彰显成长力
· 奥含传播解锁公关行业密码,筑牢品牌基石!
· 云仓酒庄豪迈白酒营销策略:从定位到传播的全
· 谈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定位
 社会新闻
· 6岁女孩小区内险被拐 机智走向保安免去一劫
· 河南洛阳5名村民盗挖古墓 3人墓室内窒息身亡
· 女子好心让朋友住宿险遭强奸 嫌犯获刑2年4个
· 12岁女孩被表姐拐卖13年 5次介绍给不同男子
· 参加葬礼收到喜丧寿碗:不收难堪收了难受
· 武汉42岁大叔考回母校再当大一新生
· 台男子迷奸CCTV男模大赛亚军致其死亡 被判18
· 女孩答应与“剩男”结婚骗走6万元彩礼
· 百岁老人千里独行探视被拘孙子遭拒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京ICP备13012932号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总后勤部63号院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86-10-17316075069 13911296748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8-2025 BrandJS.com Inc 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