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9月12日网讯】9月1日起,扬子晚报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启动新一轮全新“融合改版”。不仅扬子晚报纸质版,扬子晚报网、扬子晚报官方微信等新媒体也一起联动改版,在强化融合、深度、原创、服务的基础上,完善不同平台的产品和应用。尤其是重点打造《丹丹说天气》、《钱眼》、 《扬子名医团》、《扬子图话》、《扬子百科》、《热辣捌一捌》、《扬子鉴藏》、《扬子观影团》、《扬子球迷圈》、《爱萌宠》等十大“融合栏目”,多元化呈现于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上,赢得广大受众好评,更引起业内专家学者关注。
体现扬子晚报的创新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洪兵副教授表示,扬子晚报媒体融合实践令人印象深刻。目前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四个平台形成一个很有层次的系统,各个平台从内容重点到呈现方式上都各有侧重,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努力满足特有介质平台的受众需求。
洪教授说,通过这些“融合栏目”,我对扬子人的创新性感受很深切。此次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将早晨仅以语音播报形式出现的《丹丹说天气》升级为“图文音”版,早上7点读者打开扬子晚报微信,不仅第一眼可以看到主持人丹丹清纯的笑靥,还能欣赏到她俏丽的文字报道及清脆的语音报道。这样展现主持人多重魅力的早新闻一推出,迅速赢得微友好评,他们纷纷与主持人互动。在微博与微信平台上,从线上内容的提供、与内容使用者的互动发展到线下的活动,这对于增强受众的忠诚和黏性,增强各个栏目的品牌价值,都是非常有益的。他还建议《丹丹说天气》可以结合“历史上的今天”,即在历史上国内外的当天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引出当日的气象信息,进一步将内容丰富化,与该栏目的微博版、纸质版、网站版进一步实现差异化。
对《钱眼》、《扬子鉴藏》、《扬子球迷圈》、《爱萌宠》、《扬子名医团》等栏目,洪教授说,这些栏目提供的实用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注意到各个栏目在不同平台的协同运作,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当然,扬子晚报在特色栏目上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的。从内容提供—生活形态圈建构—线上线下互动的这种良性循环看,微信无疑更为适合,不妨考虑增设关于育儿经以及针对中小学生教育的栏目。
渠道与内容有机结合
“扬子晚报此次推出的特色栏目,不仅遵循传统媒体传播规律,而且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强化纸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多平台融合。这一系列的努力令人感到非常欣喜。”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顾理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评价。
顾教授认为,媒体融合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渠道成熟,要关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二是内容为王,内容永远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他说,“十大融合栏目的内容、信息呈现方式很多,从文字、图片、数据、音频都有,根据不同渠道打造不同的特色内容,是将渠道与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扬子晚报在这方面进行有益而可贵的尝试。”
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加强平台、渠道的建设,即创新是要建立在渠道与内容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将文字与图片简单的叠加。顾教授说,“《扬子百科》栏目结合当下热点,通过网站、微信、微博三大平台为网友深度普及百科知识,形式新颖,有效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让更多习惯新媒体呈现方式的年轻群体,有更大的兴趣去接受扬子晚报媒体平台呈现的内容。”
品牌个体化更显亲和力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扬子晚报融合改版打造的“融合栏目”至少有三个亮点:
一是探索融合报道机制和策略。尽可能利用报纸、微博、微信、客户端全媒体形式来进行融合生产和整合传播;
二是强调垂直化、本地化的服务定位。对都市报来说,探索媒体融合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服务市民,而《钱眼》、《扬子观影圈》、《扬子鉴藏》、《扬子球迷圈》、《爱萌宠》、《扬子名医团》这些栏目的开设基本上都突出了实用性和贴近性;
三是逐步强化品牌意识。《丹丹说天气》等一些栏目主打记者品牌,这种将组织品牌个体化的做法更具有亲和力,也更容易将明星记者的粉丝转化为报社的新受众。
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
对扬子晚报全媒体融合改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她十分赞同扬子晚报及时抓住转型的机会,创新性地开展融合改版探索,增设“融合栏目”,拓展媒体的概念,为受众提供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广泛。
“《华盛顿邮报》采访奥巴马在国会山发表就职演说时,拍摄了一张可放大缩小的全景照片,鼓励人们通过Facebook在照片中标注自己或在场的朋友。这样一种更加社会化、互动化的报道,让传统媒体的静态内容变得动态,新颖的方式最后引发一场用户参与的热潮。”陈昌凤用这个例子,形象说明媒体应从新闻供应者拓展到信息与服务供应者,不局限于只做内容,要开拓到信息与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需求。“扬子晚报将这些栏目展现在不同平台上,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面貌,既保持报纸的品牌与专业,又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拓宽领域,提供个性化、个人化的信息,打造分享平台。”
陈教授自己也经常通过微信与学生交流,看到好玩的新闻通过朋友圈与朋友分享,她认为不仅要链接社交媒体,更要嵌入社交媒体,增加用户群体黏性,才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与意义。因此,在新老媒体必然融合的时代里,传统媒体应带着开源合作的思想,不断增强与外界的联系,重视与其他互联网公司、技术公司的合作,增加新产品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