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8月27日网讯】有观点认为,国美在线通过“贵就赔”活动比价京东引发争议的背后,实质上是在电商企业间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价格战这种竞争与营销方式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冯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从目前来看,B2C电子商务行业之间的竞争可能比线下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呈现出真正的寡头垄断现象。
“以电脑IT类为例,现在基本是京东独大,易迅被京东兼并,新蛋几乎退出电脑配件市场。促销、比价,也许是饮鸩止渴,但对于在电商业务方面处于劣势的苏宁、国美等企业,可以使用的方法并不多。”冯林表示。
互联网营销专家付鹏鹏说:“一般来说,价格战的路径就是将整个行业拖入泥潭,使得大批企业倒闭,然后幸存的几家企业‘凤凰涅槃’,瓜分市场。”
付鹏鹏认为,电商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应该控制在促销的范 围之内,而不能把其作为一个长久的经营战略,否则就是自 断经脉,无异于杀鸡取卵。比价、调价必须是在可控的范 围内,才能确保电商网站的可持续发展。
“价格战不能以牺牲服务为代价,否则每一次的价格促销,都 会让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印象大打折扣。如果一个电商的消费者是因为低价而来,那只能说这个企业是可悲的,因为它没有品牌灵魂,随时会被消费者抛弃。”付鹏鹏说。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电商企业利用价格战进行粗放竞争的做法,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
付鹏鹏在此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如今的电商营销,最大的变数来源于移动互联网,一方面是用户对于体验的渴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无限可能,使得电商营销从外部广告、公关传播之外,开始寻求‘自营销’的突破,在用户体验、重复购买、用户活跃度上着手,来实现口碑的提升。”
“电商的成本,决定了价格是电商的一大优势,但这仅仅是优势之一,而不是全部。包括物流、用户体验、售后服务等,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完整闭环。电商企业用了很多年,才让消费者信任了网上买的东西质量也会有保障,也让消费者了解到了物流、服务的重要性。”付鹏鹏说道。
付鹏鹏介绍,当下电商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用户的社交媒体分享,形成良性的舆论生态。而传统的价格战,包括“购物节”“购物季”等营销手段的效果将越来越差。
“这些传统的营销方式,边际效益在锐减,说白了就是社交媒体惹的祸。电商的营销手法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被识破,消费者了解到了更多的真像。我觉得,电商企业间的竞争,接下来要拼的是内功、是‘自营销’的能力:谁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喜欢你、谁拥有更多的拥护者,谁就能在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付鹏鹏表示。
对于电商企业在竞争方面的转型,冯林表示,未来电商企业开展营销的重点依旧是用户体验,好的购物体验、足够完善的分类导向、安全快速的物流以及迅速、人性化的售后,将为电商企业赢得先机。
而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则认为,电商企业未来在竞争上,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需要更加重视所销售商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第二,需要提高性价比,做到最优;第三,售后服务要跟上并不断完善,让消费者的问题能够便捷、快速地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