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7月23日网讯】静水流深
超强台风“威马逊”重灾区文昌市翁田镇出现发霉面包、蛋糕等变质食品作为救灾物资,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21日在超强台风“威马逊”防御和救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向灾区民众道歉,并表示民政厅成立的工作组正在深入调查,待查清真相后再向媒体公布。
政府本意救灾,哪料救灾物资竟霉变。该事件在网络媒体上迅速发发酵,形成一股"舆论风波",引发群众对政府的强烈质疑和批评。“保质期半年的食品为何不到20天就发霉?”“谁是政府救援物资的采购方?”孰是孰非?政府陷入“形象危机”、“公信危机”。面对"舆论审判",海南省民政厅接连出招应对危机。此次海南省民政厅的危机公关能得几分?
纵观整个事件,7月20日上午10时许,民政厅救灾处接到食物发霉的反映。20日14时,民政厅救灾处2名工作人员抵达翁田镇进行调查,确认情况属实。21日,民政厅又派出工作组,到翁田镇就此事进一步调查。在21日下午1点召开新闻发布会,诚意致歉,封存过期食品并承诺追责。
首先,政府坚持公开透明。政府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把信息公之于众,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情况,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知情权,达到解释疑惑、化解矛盾,及时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
其次,打好了“感情牌”。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事件实在令人痛心,责任在民政厅,我们向受灾群众表示歉意。” 正所谓坦诚的态度是化解危机最好的策略。政府诚恳的歉意并承诺若有腐败将严惩不贷,绝不姑息的态度,较好地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在一定入程度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最后,第三方权威部门的介入。危机发生后,公众在危机中追求的是真实、公正,与危机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三方”说的话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信。因此,海南省监察部门的介入,能让事件的调查结果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也有助于减轻公众对政府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当地政府处理“形象危机”、“公信危机”的举措有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海南省民政厅20日上午接到反映,21日下午才召开新闻发布会,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抢占舆论先机,在舆论上略显被动。同时,政府调查后没有公布是否有群众误食霉变面包,是否引发身体不适,也没有及时给予对误食霉变面包的群众的安全保障,“人情味”略显不足。
正确处理危机是维护政府形象、公信的重要途径。在危机发生时,政府以群众利益为首,做出决策和部署要有速度,明确政府的态度,事件处理有透明度,才能化险为夷,化 “危”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