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7月11日网讯】3月28日晚,欧宝官网突然发布一则公告,称“出于欧宝总部的战略考虑,欧宝决定逐步缩减其在华经销商网络并于2015年1月之前停止在中国的销售”。
时代周报记者随后拨通了公告上的800电话欲进一步询问情况,然而截至发稿前,该电话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您好,此号码不允许呼叫,再见。”电话的那头说道。
欧宝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后,20年来在这目前全球最大的市场上受欢迎程度一直难有起色。继去年宣布退出澳大利亚市场后,这家近年来年销量均在4000辆上下的品牌亦终于选择了放弃。
根据通用汽车的规划,今后欧宝将专注于欧洲市场,而别克品牌将继续主攻中国和美国市场。只是,事前的毫无征兆让在华的欧宝经销商们措手不及。记者在网上发现,去年11月,广物汽贸的一家欧宝4S店才在佛山开业。
本次欧宝的突然退出,多少让业内人士觉得这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在通用实现全球战略调整的形势下,欧宝这个连番亏损的品牌还能被拯救吗?
全面退出
“尊敬的欧宝车主:出于欧宝总部的战略考虑,欧宝决定逐步缩减其在华经销商网络并于2015年1月之前停止在中国的销售。”3月28日晚间,通用汽车官网挂出该则消息让业界内外一片哗然。
“虽说也料到欧宝若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来说早该考虑退出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突然。”一业内人士感叹。
在中国市场发展了20余年的欧宝,数据显示,2013年,欧宝在全国仅有22家经销商的情况下,还是在中国售出了4365辆汽车。相对比同年别克的81万辆的成绩,欧宝在华的销量仅占到通用在华销售份额的1%。
“欧宝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还是太小众了,加上全是进口车,在中国市场上面临到的挑战是巨大的。”通用中国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集团这次的决定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把战略重心转移到欧洲市场。
根据公告中的表述,通用中国将继续为欧宝车主提供零配件,维修保养及质量保修。“未来几年,欧宝车主仍然可以到现有的授权特约服务中心获得维修保养服务和正品零部件,并享有我们承诺的质量保修权益。”
时代周报记者随机抽访了上海、广州、北京等地的欧宝经销商,他们都对记者表示即便欧宝明年退出中国市场,后续的维修保养还是可以到店里完成的。“在 退市后的销售政策我们店还在跟厂家洽谈,但售后还是可以继续做的。”上海一家欧宝4S店的售后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像店里比较卖得好的安德拉SUV,目 前来说车型还是比较紧张的,而且优惠力度不大。同样,广州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亦表示,店里目前的库存还是没什么压力。
记者在网上发现,在该则退市公告发布的4个月前,广汽物贸位于佛山的一家4s店才刚刚投入营业。这家自1999年起便开始销售进口欧宝的公司,可以说是陪伴着欧宝在华南地区的成长。
“这是通用汽车在全球战略的一次调整吧,在把进口车撤出中国后或许会考虑以国产的形式回归吧。”店里的销售人员表示,在欧宝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传出后,店里这几天的访客反而增多了,“很多客户都在抢车,因为现在是卖一台少一台了。”
去年8月欧宝确定退出澳大利亚时,在其发出退市声明不到半小时,标致雪铁龙高管已然表达了接手欧宝在当地经销商的意愿,以扩大其在澳洲的经销网络。遗憾的是,中国的经销商并没有等来“奇迹”。
失意中国
其实有关欧宝国产与否的言论一直从未停息,但因为现在通用拥有的Gamma、EPSilon和Delta三个全球性乘用车平台技术都是来源于欧宝, 像雪佛兰的科帕奇和科鲁兹、别克新君威和新君越等车型都是由欧宝平台诞生而来,因此有分析师表示,通用一直都不将欧宝引入中国生产,为的就是不想看见同一 平台的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同室操戈。
虽然2013年欧宝品牌在中国市场陆续引进了英速亚、赛飞利、麦瑞纳以及雅特GTC,连同SUV车型安德拉,涵盖了轿车、SUV、旅行车三大产品系 列,企图以丰富的产品序列吸引消费者。但毕竟欧宝的定位并非豪华品牌,加上全系进口,在同平台的国产车型乃至其他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下已日趋边缘化。
早在2012年,欧宝销售总监阿尔弗雷德在接受德国《汽车报》的采访时便表示,中国市场并非其发力重点。“虽然我们也想以高质量的德系汽车品牌形象 在中国有进一步的作为,但中国市场在欧宝的海外战略中并没有占据优先地位,”他表示。欧宝旗下的astra和Insignia早已进入中国,但归属于欧宝 的姊妹品牌通用别克。
“对于欧宝来说,如果要在中国市场上提高认知度以及扩展经销网络,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投入。”早前在德国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欧宝CEO倪凯铭对在场媒体表示。
长久以来被通用局限在区域性品牌的欧宝,过于依赖欧洲业务也让其在前进的道路上裹足不前,因此欧宝也一直在试图寻求挣脱通用的“枷锁”。去年欧宝公 司劳资委员会主席克劳斯·弗朗茨(Klaus Franz)向路透社表示:“一个方案就是向上汽集团出售欧宝股份。”其认为该举措有利于当时通用实现回购上海通用1%股份,并帮助欧宝进入中国市场。
另一方面,有德国媒体亦报道欧宝正与上汽集团谈判协商,拟在销售方面建立合作关系,以在中国市场销售和经销欧宝品牌汽车。在上汽的帮助下,欧宝计划大幅增加在华经销商数量,将从当前的50家扩大到200-300家。
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在没来得及成真之前便已化作泡影。自1999年以来,欧宝和姊妹品牌沃克斯豪尔已累计亏损了180亿美元以上。尽早结束在中国市场上的损耗或许对于通用乃至欧宝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欧宝基本在中国市场上已无力支撑了,产品老化严重,常年以来的亏损导致其研发进程缓慢,没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推出在当下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市场 上,企业必然会慢慢地被市场所遗忘甚至最后淘汰。”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与大众定位基本重合的欧宝,在大众旗下一大批普及车型遍布各细 分市场的情况下,依赖进口的欧宝所处的地位实则日趋尴尬。
加码欧洲
1月15日,当时即将卸任的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丹·艾克森于世界汽车新闻大会上表示,他对通用旗下面临困境的欧洲品牌欧宝仍然充满信心。2013年 欧宝得益于Mokka和ADAM两款新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突破了100万辆,市场份额增长至5%左右,是其14年来的首次增长。
为了扫平欧宝今后在欧洲市场的发展道路,通用汽车去年先是宣布2015年雪佛兰品牌将在欧洲退市,为其腾让空间。之后又推出2017年澳洲品牌霍顿停产的规划。同时,为大力推行欧宝的重组规划,通用汽车更计划2016年之前关闭德国波鸿工厂,削减过剩产能。
去年4月,通用汽车宣布了一项计划,称未来4年内将向旗下欧宝品牌投资40亿欧元,支持该品牌发布一系列新车型和动力总成,推进其重组和扭亏。“欧宝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并且享有母公司的全力支持。”艾克森在当时表示。
同样在今年3月举行的日内瓦车展上,欧宝CEO倪恺铭在接受采访时称,力争2016年扭亏,计划到2022年让欧宝成为欧洲销量第二的品牌。
而此番退出中国之后,欧宝能否在欧洲市场取得更大成效并实现全球复兴,则仍是一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