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6月16日网讯】一根白线“吃”进去,一双袜子“吐”出来。昨日,记者在浪莎控股集团的“袜子、袜机博览馆”内见到了这位“功夫了得”的袜机新成员。据介绍,这款高端袜机设备名为“自动缝头机”,它能使袜子一体成型,省去了拼接和缝头等多个步骤,体型比国际先进的数码袜机设备更小巧,最要紧的是它特别省人工。
“我们已经和中科院达成合作,一起改良这款进口机器,让它生产出更适合国人的丝袜产品。一旦改良成功,我们将大量投用,浪莎也将首先尝到科技提升带来的甜蜜果实。”浪莎控股集团总裁翁荣弟介绍,作为一家老牌工业企业,浪莎一直行进在转型发展的路上,去年开始,浪莎开启了线下抓“技改”、线上抓“品牌”的全新征程。
贴上“身份证”
每双袜子都可“溯源”
浪莎因袜子而闻名全球,多年来,他们在袜子的生产销售、品质把控等环节做足了文章。
“浪莎的技术改革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仅要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还将在袜子的生产环节设置‘一码制’的监管,从方方面面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节省人工等生产成本。”经翁荣弟介绍,记者发现,“一码制”好比给每一双袜子都贴上了一张“身份证”,让它不论“走”到哪里都可监管,可溯源。
据悉,浪莎正在积极尝试使用这套“一码制”系统,这里提到的“码”是一个条形码,从原料采购进来到各道程序的半成品,直至到成品都使用统一条码。在“一码制”的管理下,生产袜子的各个环节不再需要专人把控,只要刷一刷条形码就能知道一双不合格的袜子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除管理环节外,浪莎还针对生产线上用人多、人员密的包装和定型环节展开了一次技术改革。“我们已经引进了部分包装机和定型机,让机器更多地替代人工,在完成机器使用培训后,包装、定型等一线环节就能省下1/3的工人。”翁荣弟说,在技术改革方面,浪莎一直不遗余力,与大院名校合作成立袜子研究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3%作为研发费用,申请国家专利300余项,拥有授权专利24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目前,正在与中科院合作研发丝袜包装机、棉袜包装机、自动缝头机等。下一步,浪莎还将利用厂区扩建的大好机会,充分整合上下游发展,打通产业链向上延伸,为提升义乌整体袜业向差异化原料发展,改善长期依赖外地原料生产基地的局面。
紧抓“跨境电商”机遇
打响自主国际品牌
“许多生产企业担心被电子商务‘抢饭碗’,可我觉得,电子商务为浪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全新的销售思路。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它是生产企业的活水。”翁荣弟说,浪莎从不吝惜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今年,浪莎还将加大在跨境电商方面的扶持力度,搭乘电子商务的“特快列车”打响浪莎的国际化自主品牌。
浪莎是第一个在中国组建袜业专卖网络体系的企业,拥有2000多家专卖店、50000多家商场终端销售点,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浪莎生活体验馆,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线下体验的可能。”我们拥有完善的多网络平台销售体系,加上浪莎丰富的产品基础,全球领先的生产能力,因此,浪莎未来最适合做O2O渠道。”翁荣弟的言语中,透露出浪莎做好电子商务的决心,“我们还会引导客户由B2C向O2O的转变,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力争完成每年销售额增长30%的目标。在完善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境外电子商务合作力度,在欧美市场推广浪莎自主品牌,争取在最短时间把浪莎打造成国际名牌。”
此外,浪莎还将参与手机移动端的争夺战,建立浪莎微商城。建立浪莎自己的“移动端”会员体系,并通过用户的消费习惯及消费习惯的挖掘建立浪莎的大数据平台,为下一步的大数据分析和产业转型做准备。
“如果错过互联网,与你擦肩而过的不仅是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有人曾用这句话来形容传统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同样,它也可以拿来印证眼前的浪莎——这个传统的工业企业,正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