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8月28日网讯】8月23日,广汽丰田发布了致炫,这款雅力士的换代车做出的最重要的转变就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加大尺寸,同时在外形上变得更加迷人,另外,据说价格也亲民许多。作为回应,自主车企们的产品阵列亟须更新换代。
新雅力士是又一款跨国巨头的得意之作。面对全球第一大市场,雅力士抛开了自己的矜持,针对消费者需要做出“改变”。这个变化折射出,合资车企已经在深入阅读中国市场,并开始在产品上做出即时响应。同时也提醒中国的自主车企,跨国巨头在市场上的步步紧逼已是事实,并且这个势头还将持续下去。
车市连续数年的“平稳增长”已然无法改变,放眼自主品牌的产品序列,模仿等“学习”行为依然随处可见——在市场的快速增长阶段这无可厚非,毕竟很大程度上,我们在这个领域还是一个学生。但是在享受了中国车市的发展成果之后,如果还不能利用手头积累的资源在产品规划和设计上做出相应的升级,那么对一个市场参与者来说就不是个好兆头,尤其是在车市进入微增长模式之后,这种品牌和品质上的弊端被无限放大,这对车企的长期发展形成隐患。
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已经佐证了这一点: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7月份自主品牌共销售43.55万辆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仅为35.19%。
好在,自主车企在产品规划和设计上拥有优势,并且能做出最为迅捷的反应——比如在最近几年大热的SUV市场,不少自主车企趁机推出相应的产品,并且获得了不菲的销量。相对来说,不少合资车企冗长的车型引入流程反而让其坐失良机。
但是,对于自主车企来说,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和实施更新换代后并不是就画上了一个句号——重要的是要实现品质和品牌的双重升级——这才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如果只是为了赚“快钱”而推出产品,那么显然不是长期发展之道。
当然,品牌和品质升级对我们的自主品牌是一个挑战——我们的整体工业基础就与跨国巨头有不小的差距,实现传统机械领域的突破难度很大。但是参照日本、韩国等汽车工业后发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跟随市场大势的过程中注重研发,并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适时实现产品升级才是唯一生存之道。
现在,可以看到已经有车企发现了市场的变化,并且为之做出了反应,纷纷开始自己的产品换代和品牌向上运动,艾瑞泽7、红旗H7、荣威950等的出现表明,自主车企作为本土车企有着先天的优势,也能做出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虽然与让他们掏出钱包尚有距离,但是已经展现了自己对市场的精确理解,这是自主车企的优良传统。当然这些产品尚不足以与跨国巨头的强大产品阵列相抗衡——毕竟它们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自主车企做出了自己的反应,在中国这一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人们喜欢时尚靓丽新车的时代,只有持续不断地在核心技术和品质向上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有资格继续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版图上,否则的话,区域性品牌的命运早已注定。
来源:法制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