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8月7日网讯】肉毒桿菌事件令洋奶粉“金漆招牌”再度蒙污,惟国内声音普遍认同,即使洋奶粉“跌下神坛”,国产品牌亦难“窃笑”,事件给国内乳业带来警示,而非幸灾乐祸的机会。业界指出,国内消费者不会因此转投国产奶粉品牌,加上反垄断调查被指“雷声大雨点小”,国内企业不应心存侥倖,面对品牌竞争及行销成本高的不利因素,只有做好市场规范才有望赢回国内爸妈的信心。
新华社昨日就新西兰肉毒桿菌奶粉事件报道,中国年轻爸妈面临洋奶粉与国内品牌的两难取捨,有网民更戏称建议“买奶牛”自己餵养,“等到孩子长大,牛奶还能拿去卖。”新浪网一则线上调查结果显示,5.7万名参与者中,78.9%表示不会购买涉案品牌奶粉。
不过,报道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即使个别品牌短期受冲击,长远而言洋奶粉整体市场不会有太大损失,事件给品质标准仍落后的国内乳企带来的是警示,而非可以“幸灾乐祸”的机会。
对于洋奶粉国内外价格差距大,国家发改委曾于七月初展开反垄断调查,但似乎效用不大,甚至被批评“雷声大雨点小”。新华社合肥报道引述当地一名售货员指,目前只有雅培金装奶粉降价至220元一罐,但只是超市的常规促销,至今未接到进口奶粉全面降价的通知。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指,事件只会令消费者买别的洋品牌,不会买国产货。她解释,国内奶粉品牌竞争大,中间行销环节多,致零售终端价格高企,反观国外奶粉中间环节少入门费低,“中国奶粉(价格)想要降到国外水准并不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