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7月30日网讯】在杯唇触碰之间,味觉享受被悄然唤醒,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咖啡店在古城西安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簇拥者。近两年,西安人对咖啡越来越充满热情,西安的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生长,数量已飞速 增 长 至1000家左右。
在迅速膨胀的咖啡市场中,有一些老品牌由于没有“与时俱进”、创新经营模式,而被星巴克、COS-TA等一些国际品牌连锁店逐渐吞噬,市场份额在逐渐下降。“星巴克等国际连锁品牌在西安的市场份额至少占到50%以上。如今的古城咖啡店,每天有新店开张,每天都有经营不善的店关门。”有业内人士表示。
现状:西安咖啡店数量增至千余家
“西安是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咖啡业起步早,发展速度不及一线城市快。但近两年,咖啡店数量迅速膨胀,目前已达到1000家左右,西安几乎每天都有咖啡店开张。”西部专业咖啡机构陕西百福行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晶告诉本报记者。在近一年内,如COSTA、士家兰德、星巴克、慢咖啡等一线洋品牌也开始加速进驻西安。
星巴克在西安目前已经拥有15家店,仅这两年就增加了7家店,可以说是加速扩张。华润旗下的太平洋咖啡从去年底到目前为止,不到一年内开了8家店。韩国连锁品牌慢咖啡在今年4月悄然进驻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
“除了这些知名的品牌连锁店,一些自有品牌的小咖啡店更是不停地开,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比如在城墙根儿、写字楼等地儿,你会经常看到有新店冒出来。但到底新开了多少家,你都无法统计,因为有的小咖啡店可能就开在自己家。”李晶对记者说。
其实不仅在西安市场,全国的咖啡馆数量也在剧增,来看看咖啡消费这块大蛋糕有多么诱人。来自调研公司英敏特(Mintel)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咖啡馆数量在过去5年翻了一番,从1.5万多家跃升至超过3万家,有1/5的城市消费者表示在过去一年至少去过5次咖啡馆。根据《中国咖啡市场分析(2012年分析)》,预计未来中国咖啡市场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2%的全球平均增长速度,预计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容量将达到1200亿元-1500亿元,而目前这一数字为700亿元。
变迁:老品牌逐渐退出龙头地位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大概7年前,西安的上岛、名典占市场主导地位,约占到60%~70%的市场份额。”曾有一句流传颇广的广告语,“我不在老树咖啡,就在去老树咖啡的路上”。由此或可见,当年的一些老品牌的“江湖地位”,然而在一些新的连锁品牌加速进驻西安市场的时候,一些老品牌正在逐渐退出市场。
“约四五年前,西安的德福巷等地相继开张了一些咖啡馆,给老品牌造成一定冲击,逐渐减少到约50%~60%的市场份额,这2~3年内,一些小的咖啡馆开始逐渐加入了竞争行列。因为小也有小的优势,投资成本小,可控性风险小,成本低。逐渐分流了一部分消费群,所以这几年内,包括老树、上岛等咖啡店市场份额有所减少。”蛀咖咖啡店总经理张晓燕对本报记者表示。
其实,这些具有不同经营模式的咖啡店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据李晶介绍,西安的咖啡市场各品牌的经营模式和定位不同,决定其拥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喜欢去慢咖啡的时尚类小资很少去上岛或名典,而喜欢去上岛或名典打牌的消费者也很少去光顾慢咖啡。
但西安没有成型的本土连锁品牌,多数消费者会因不同的消费目的选择不同的品牌店。去星巴克主要是谈事情、聊天等;去上岛、名典主要是以商务为主,比如商务洽谈、打牌;去慢咖啡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星巴克的经营模式是主营咖啡,慢咖啡的经营模式是咖啡+饮品+简餐,属于年轻人、小资等比较时尚人士经常喜欢去的地方。
而据张晓燕分析,“这2年,星巴克、COSTA、慢咖啡等品牌连锁店开始加速进入西安市场,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至少占领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西安市大约有300多家自有品牌店,占据了约有40%的市场份额,写字楼和私人家庭式咖啡馆占到了10%”。
洗牌:“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看上去,在咖啡店这个行当中,似乎有些“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近四五年内,西安咖啡行业开始洗牌,开得多,死得也多。因为受到星巴克等连锁品牌和新店的冲击,一些以经营棋牌、包间等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的老店开始逐渐减少了市场占比。”李晶对本报记者说,“原因简单,相对来说,这些老店的设备比较老化,随着消费者对咖啡接受度的提高,对咖啡品质、口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有业内人士认为,至少从咖啡质量来看,这些新的连锁品牌店“更正宗”。
在抢占地盘方面来看,这些新的连锁品牌更具优势。如某连锁品牌一度拥有“唯我独尊”的强势地位,李晶向记者透露:“商场邀请它加盟时,双方就谈好了条件,星巴克提出其进驻的商场,不允许有其他专门用咖啡命名的店铺进驻。”
“所以综合来看,品牌连锁店具有品牌优势、经营模式的优势,其管理到位、运营模式到位、资金到位,决定了这些知名连锁品牌店占领了市场的主导地位,经过市场的充分洗牌后,传统模式咖啡店所占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少,有些小店自然地死掉了。”李晶说。
西安一位李姓市民的话或许也很有代表性,“那会儿,人们都喜欢去咖啡店时尚一把,什么老树、上岛之类的都常去,现在年纪大一点了,反而觉得划不着,去得也少了。而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会儿的口味似乎不大一样,更喜欢去新的品牌连锁店。”事实上,现在到处开张的茶楼也多少对于此前的咖啡店有一些分流。
名典内部工作人员赵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可能是消费者需求不同导致老的品牌咖啡店巿场份额下降,对于低收入消费者来说,上岛、名典等老品牌店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可能会去一些小店消费;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可能感觉名典咖啡的品质或档次都达不到要求,相对来说,星巴克等的品牌知名度、咖啡品质及时尚的装修风格都能满足一部分时尚小资们的需求。
门槛:
5万~10万元即可开个小店
“目前开间咖啡店的门槛比较低,比如只要你租一间30~40平米的房子就可以开店,资金也不要太多,主要是设备、装修费。设备、装修的费用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定,可豪华,可简单,最少5万~10万就可以了,如果是自己有房子,就连租金也省了。”李晶对记者说。最关键的是开店能否赢利,首先要定位好自己的消费群体,只要有回头客,就能赚钱。她介绍,目前咖啡行业对咖啡品质没有制定任何评定标准,对咖啡师的从业资格等级也没有要求,所以进入这个行业相对简单。但她表示,不久的将来,可能对咖啡师的要求会高些,需要通过考试持证上岗。
职业咖啡师李安妮告诉记者,开咖啡店的门槛虽然低,但能否赢利取决于咖啡品质和装修风格,在要求咖啡品质上乘的同时,咖啡店的装修风格需要理性、环保、自然、舒适,这是咖啡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她强调,个人投资咖啡馆则需要慎之又慎。“个人投资咖啡店,缺乏专业团队的掌控、缺乏详细的市场调查和经营菜单规划,很容易造成持续亏损,进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经营咖啡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着实需要使出101%的精力。”
来源: 华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