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5月31日网讯】永久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英雄金笔,这些响当当的国产品牌,凝聚着国人的美好记忆,承载着企业的荣誉骄傲,也因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一度沉沦。历时四天的第三届上海轻工展上,聚光灯再次照亮这些曾经的辉煌,拥挤如潮的观展人群,重焕光彩的品牌活力,印证了上海轻工的自主品牌依然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和很高的美誉度。展会在昨天落幕,由市经团联、市轻工协会组织开展的新品名品评奖名单也在同日揭晓,老凤祥、光明、相宜本草等34个品牌获品牌奖,上海永久自行车、奔腾电器(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获产品奖。
但曲终人散之后,笔者还是感受到了热闹背后的无奈。
拿上海牌手表来说,展出的陀飞轮限量白金手表卖到30万元,销量还很不错,观者大呼意外。按理说,管理层应该很高兴,但笔者见到的却是愁容。公司改制以来,承担着大量历史包袱,始终无法甩开膀子,每年要支付大量人员安置费用,所能开销的研发费用少之又少。虽然研发出了向世界表业看齐的陀飞轮技术,但由于投入太少,技术的稳定性和产量受到极大限制。更要命的是,由于待遇上不去,技艺高超的“老法师”不断流失。除了技术创新缺乏财力支撑,渠道拓展也是四处碰壁。上海表业曾测算过,按一家门店投入100多万元算,100个店铺就要上亿,对于一家历史负担沉重的企业而言,根本不可能投入。
其实,这两年上海在老品牌的重振上,探索一直不断。比如,上海去年扶持轻工品牌建设的资金就达4000万元。然而,“撒胡椒面”式的帮扶对企业而言似乎“药力”不大,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品牌,一年给个一两百万,只能是杯水车薪。反观天津海鸥手表厂,虽然也曾一度遭遇外资品牌的 “阻击战”,但当地政府却不遗余力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给足资金给足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道路,成为现在唯一能与国际高端复杂机械表比肩的国产品牌。
日前,彭丽媛在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清单中,国货品牌频频亮相,其中还有上海的日化品牌百雀羚,这无疑为老品牌的振兴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诚如一位企业家所说,从现在的大环境看,中国企业做强做大自主品牌,特别是重振老品牌,是遇到好时候了,但愿上海这次抓住机遇,把步子迈得更大些,不要错过了好时机。
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