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5月8日网讯】近日读报得知,全国水稻第一县——湖北省监利县靠“小包子蒸出大财富”,每年赚回30多亿元的劳务、经营收入。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充分发挥了“能人”和“品牌”效应,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先把农村“能人”扶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在号召农民发家致富时,提得最多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头作用。为何有些地方始终没有收到实效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能人”本身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在农村,大凡被称为“能人”的,或有一技之长,或有经济头脑,都应有针对性地从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再把农业“品牌”打出去。目前我国小麦、水稻、棉花等12种农产品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但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还不够,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别是国家品牌农业。当前,我国农业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品牌知名度还不高,这更需要政府在战略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在操作层面上给予富有含金量的政策扶持。监利县“小包子蒸出大财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来源:开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