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4月22日网讯】淘宝的“流量红利”过去后,“淘品牌”的境遇有些难堪。
2010至2012年,这些淘品牌的年销售额,都以2倍,甚至5-10倍的速度在增长。但从去年开始,这些通过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品牌,陆续遭遇了销量放缓、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挑战。
淘品牌“格男仕”的CEO吴志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把公司的销售额做到了1.5亿。其把2012年前称为淘宝的“流量红利时代”。“当时的淘品牌能够快速成功,与线下传统品牌早期电商意识薄弱有着直接关系。传统品牌举棋不定的时候,留给了淘品牌迅速发展的空间。”
但随着更多的品牌深度介入互联网,淘品牌们明显感到了压力。流量的分配被严重挤压,转换率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而且随着人工与物料成本不断上涨,100元左右的客单价无法让利润空间保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
有着同样感触的,还包括斯波帝卡、爱肯牛仔等同样在淘宝上发展起来的品牌身上。这些年销售额在7000万2亿元左右的品牌,遇到了增长难题。
根据淘宝方面提供的数据,淘品牌的数量,从2010到2012年,分别是108个、121个和121个。虽然2012年没有明显的增长,但活下来的淘品牌,都在进行积极的调整与转型。
这些“小而美”的商业接下来应该靠哪些因素驱动?在强手如林的品牌世界中,它们的突围路径在哪?
转变的风向标
2012年之前,淘品牌经历了迅速扩张的好时光。
以爱肯牛仔为例,在这个品牌创办之前,淘宝上几乎没有成熟的牛仔品牌,除了Lev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