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3月27日网讯】近日,国内汽车租赁业再掀波澜,车队规模排行第二位的一嗨租车疑似遭遇“黑公关”,我们权且将其称为“离职门”。在这次事件当中,“爆料者”以一嗨租车人事追踪为由,对该企业的管理、资金、服务乃至高管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构陷。
而仔细查看不难发现,这一系列“离职门”的追踪报道不仅查无实据,还出现大肆桥接、篡改同行业其它公司负面的内容,如一篇名为《聚焦一嗨租车危机:服务破裂滑向无序违约深渊》的报道提到的桥段,竟是是截取于去年4月关于神州租车服务的一篇负面报道——《神州租车租金最低49元被指噱头服务饱受诟病》,文中所提到的“租车客户”则是金山网络的CEO傅盛。
“黑公关”为了达到攻击、诽谤一嗨租车的目的,不惜造谣传谣,张冠李戴将同行业其它公司的不良信息直接嫁接到一嗨租车身上。在这次所谓“爆料者”提供的信息里,有不少和业内其他公司已公开的信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黑公关”为了达到其背后狭隘的商业目的,连起码的组织策划都省了,直接把其他公司信息改名就安在一嗨头上,可见这次其丧心病狂到什么程度。
至今,这位所谓“爆料人”仍没有露面,更没有能够拿出证据证实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一嗨租车发言人邵巍介绍称。
无独有偶,在另外一篇名为《一嗨租车人事地震追踪去年亏损1.5亿资金紧张》的报道中,“黑公关”声称一嗨租车“出租率只有50%左右”、“公司报亏约1.5亿元”、“近期陆续到期贷款近5亿元人民币,包括约2亿元的银行贷款和3亿元的可转债”。
但当记者对相关数据进行搜索时,赫然发现以上数据与神州租车去年公开招股书上的内容惊人一致:2011年神州租车的出租率为56.7%、亏损为1.51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和长期贷款额达10.42亿。
将同行业其他公司信息一而再再而三的嫁祸到一嗨租车身上,“黑公关”再次向国人展示了它的“无下线”,这个下线不仅是道德上的,还是智商上的。当记者对以上这些“黑公关”事件进行回顾的同时,不由得也为国内企业目前的舆论监督乃至生存环境捏了一把汗:在面对汹涌而来的不实信息时,企业一旦无法将真实的信息传递出去,让外界了解事件的真相,那么就很可能引发服务、管理或是资本层面的动荡,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黑公关”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负产物,近年来逐渐褪去了神秘的面纱,为更多人所熟知。它实际上网络公关公司的一种“变种”,披着合法的外衣在媒体、网站、企业以及个人之间投机倒把,赚取巨额非法利益,其“主营业务”一般为:替委托人恶意攻击竞争对手和有偿处理负面信息。前者通过捏造、夸大不实信息并加以散布,达到抹黑、攻击受害企业的目的;后者则通过有偿删帖、搜索引擎净化以及搜索屏蔽等手段来避免负面舆论的传播。
过去,一整条由网络推手、枪手、水军组成的“黑公关”链条,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利用信息的的不对等、企业公关意识落后等因素,在网络上兴风作浪,令许多企业蒙受了声誉与经济两方面的损失。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后,原本企业与网友(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开始逐渐被打破,企业也可以与网友建立起良效的沟通机制,借助一系列的沟通渠道或是自媒体平台向外界传递出真实的信息,遏制乃至扭转“黑公关”所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黑公关”原本最擅长的捏造事实、夸大其词、张冠李戴等造谣、抹黑手段,在真相的映射之下,也开始错漏频出、乌龙连连,令“黑公关”在公众面前丑态必现。
去年末,互联网安全软件公司360面向全社会公开悬赏征集“黑公关”线索,并痛陈“黑公关”所捏造的不实信息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该公司还列举了“黑公关”在对其攻击的过程中所摆的种种乌龙,包括将中学生误认为微软员工、错将360buy当做360、拼写错误等。这些不实信息在近百个微博营销账号转发炒作后,再通过网媒报道、电视报道等方式跟进,以求达到立体“黑公关”的效果。
“黑公关”操纵舆论的手段之低级,在这次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在过去足以对企业造成巨大杀伤力,但如今,由于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公众不再只能接受到不实信息,而是更多地聆听到了来自企业的声音。当真假两方面的信息同时展现在他们面前时,拥有基本判断力的人们足以对事件的真相做出正确而又正常的判断,“黑公关”不再只手遮天。
此外记者也发现,即便是“黑公关”证据确凿,广大企业也面临着维权难的现实问题,如成本高、范围广、隐藏深、定罪难等,过去仅有金龙鱼、伊利等寥寥几起成功维权案例。在2011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四大部门也曾联合开展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但是法律、技术、制度的滞后以及非法网络公关的暴利,还是不断诱惑着后来者铤而走险。有专家对此建议,“大到人大立法监督、政府政策导向,小到公司企业规范操作、组织机构公开透明,都是营造健康网络公关环境的重要环节,应逐一完善。”
来源:东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