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3月21日网讯】当前,“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拐点,在能源资源紧张、需求不足、通货膨胀上升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以往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渐失,而牺牲环境、高消耗、效率低的弱势日渐突出,产业转型和升级、转变增长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而“自主品牌如何转型”正是中国汽车产业时代发展的一个命题。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那么,自主品牌如何突围?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长安汽车的发展模式给出了可借鉴的经验。前不久,中共中央宣传部对长安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长安汽车把握产业规律,走正向开发之路。长安汽车坚持自主自主创新是持续推动的系统工程,走正向开发之路,才是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阳光正道。
拓展细分市场,谋求向上突围
过去自主品牌多数走的是同质低价竞争路线,虽然车型数量不少,但销量很低。销量在一万辆以下的车型中,自主品牌就占了62%,所以当外资品牌、合资品牌推出低价小型车时,自主品牌就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遇到这样的困境,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自主车企开始向上转型,拓展细分市场空间。前不久,作为长安汽车全新平台上倾力打造的一款全球全时动感中级轿车,逸动的上市使长安汽车在A级车领域里的竞争力大大加强。时尚动感造型、高效动力、五星安全、舒适驾乘四大优势成为其挑战同级对手的砝码。锋锐的新流动美学设计理念,充满时尚动感;高效领先的“BlueCore”新动力完全实现了国内在售车型1.8L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指标。同时,再加上STT智能节油系统的应用,逸动相比同级别车型,可节约8%-15%的燃油,折合成普通用户一年2万公里路程,油费节省近2000元。此外,逸动38.5分贝的怠速噪音,明显优于同级合资车型41分贝的平均水平。达到C-NCAP 2012最新五星安全标准以及510L的超大后备厢空间,都给消费者用户带来了非凡的驾乘体验。
除了抢占中级车细分市场以外,长安汽车在北京车展首次亮相的RAETON睿骋以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向更高级别的市场发起挑战。以期望产品布局全面覆盖A0、A、B级车领域,降低单一市场波动的风险。
“自主研发”走出去
自主品牌在研发上很容易走向闭门造车和全盘引进误区,这十分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在此方面,长安汽车的自主研发创新模式可谓是业内最为成功的。
长安汽车坚持开放式思维,主张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建立了“五国九地、各有侧重”全球24小时不间断研发格局。以重庆研究总院为中心,长安汽车研发布局覆盖亚、欧、美三大洲,跨越五个国家、九个地区。独具特色的研发体系,成为长安汽车汲取世界最先进汽车研发技术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海外研发布局唯一的一家企业。
“走出去”的成果体现在了国际化的产品身上。以逸动为例,其时尚锋锐设计源自意大利都灵研发中心;精致的内饰设计来自主攻内饰和精制工艺的日本横滨研发中心;搭载的长安全新动力品牌“Bluecore”蓝芯动力旗下的H16发动机,出自主攻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英国诺丁汉研发中心;主攻底盘技术的美国底特律研发中心为其带来了全新调校的底盘,最后基于国内市场的分别位于重庆、上海、北京、哈尔滨和江西的5个本土研发中心则对逸动进行了最后统合,五地研发,大大减少了产品上市时间,同时也可以将国外新技术理念用于车型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