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10月11日网讯】中国消费者可能是出于民族主义的理由而不买日本车,但有迹象表明,要实现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宏伟销售目标,所有汽车厂商的难度都在日益加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9月汽车产销累计增速在连续8个月提高后首次出现回落。当月,汽车销售161.74万辆,环比(比上月)增长8.17%,同比(比上年同期)下降1.75%,为今年2月以来月度同比首次下降。
咨询与市场研究公司J.D. Power and Associates的分析师汉弗莱(John Humphrey)说,如果中国市场汽车销量增速长期放缓(更不用说不增反降),那么中国汽车工厂和汽车品牌的过剩程度将暴露无遗。
他说,中国约有95个不同的汽车品牌。内外资厂商乘用车和商用车产能一共达2850万辆,比消费者今年可能购买的数量多出900万辆左右。中国 48家国产汽车厂商一共约占乘用车市场30%份额,平均每个国产品牌今年全年的销量可能在8.75万辆左右。汉弗莱说,按行业标准来看,这个数字是非常低的。
他说,如果只是市场力量在起作用,那么很多国产厂商早就关门歇业了。
“从很多角度来看,中国汽车市场都像是20世纪初期有数十家品牌在竞争中死掉的美国。到50年代,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支配了市场,直到亚洲、欧洲品牌在70年代、80年代入侵美国,对它们的霸主地位构成挑战。”汉弗莱说。
由于国内市场饱和,中国汽车厂商正在力拼出口销量。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9月汽车出口再创历史新高。9月汽车企业出口为10.98万辆,比上月增长15.1%,比上年同期增长48.4%。1-9月出口78.5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7.9%。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国产品牌的汽车出口量显得微不足道。很多中国消费者更青睐西方品牌,这进一步加大了国产品牌的产能过剩问题。
分析人士曾经预计,拥挤的中国汽车市场将出现一个为时数年的洗牌过程。而过去10年稳定而强劲的增长使他们的预言归于失败。现在,那些可以在优胜劣汰过程中极大受益的国际汽车厂商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国产汽车厂商雇用了成千上万的工人,政府会不会放任它们枯萎、死亡?
初步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官员拯救本国汽车厂商的决心不亚于美国或欧洲的官员。包括地方政府补贴国产车商的消息,眼下不时见诸报端。
从长远来看,大众和通用别克等西方品牌或将成为赢家,但如果降价和补贴成为常态,它们期望从中国市场取得的高额利润就有可能减少。
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