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完成收购沃尔沃、华泰新车元田B11下线,中国汽车在摸索中慢慢前行,收购后续问题与新车质量问题,吉利与华泰将来的路在哪里,该怎么走?
2010年夏天已经走过,悄悄地就立秋了,然而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并没有立秋,相反还正是其“激情”之季,在这立秋前后,中国汽车便发生两件关乎“中国制造”的大事儿:8月2日,吉利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8月16日,华泰元田B11山东荣成下线。
立秋前,8月2日,英国伦敦,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在此举办交接仪式,正式将福特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资产交割给吉利。至此,吉利收购沃尔沃完成了所有法定程序,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豪华汽车企业和品牌的第一宗案例。
从腾中收购悍马未果,到北汽成功收购萨博部分资产,真正实现海外并购的国内制造型企业可谓少之又少。面对媒体业界等的质疑,吉利这一蛇吞象式的“不对称收购”可谓是“胆大妄为”的“小心翼翼”,对于未来的不可知性,吉利此举无疑是勇敢的,但同时吉利也应该是谨慎的,对收购国外豪车经验的欠缺正是其不足之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经营理念等等都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李书福自己说的,吉利收购沃尔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如何能够抵消所谓的“名牌在中国陨落”“沃尔沃完了”之类悲观态度,吉利要做的还有很多。收购成功与经营成功需用两个标准检验,做为一个只拥有十三年历史的中国车企“新秀”,吉利要走的路真的还很多,但终究是有个开头了。
立秋后,华泰汽车传出一好消息——元田B11于8月16荣成下线。作为华泰进入轿车领域的首款车型,华泰没有走传统的先做微型再做小型的升级道路,而是直接进入B+级乘用车市场,这种勇于开拓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作为一个只拥有十一年历史的“中国汽车”,华泰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历史。
然而,辉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元田B11的上市路可谓是坎坷颇多啊,先是上市日期一延再延,一推再推,等的花儿都谢了也没能见其庐山面目;之后又爆出存在严重质量隐患;加之后来的零部件整改不合格等等,一辆尚未“出生”的汽车就已经如此复杂,其面世的路以及面市后的路又该如何曲折呢?消费者的宽容不能成为厂家降低生产工艺标准的借口,对使用者安全的绝对保证,才能坚实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着在鲜花、掌声之后走来的元田B11——这一凝聚着华泰最迫切期望的车型,能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楷模,而不是“问题车”“拼凑车”的代表。
丰田召回的余波尚未散去,全球一千多万辆的召回,使得丰田章男只能疲于“道歉”,来挽回消费者心目中的“恶劣印象”,挽救销售记录上的“持续下滑”。
一个世界级的车企,亦因质量问题而形象大损,销量下滑,何况我们的“中国汽车”呢,走出去固然是好的,豪华品牌固然是好的,高级国产车也一样是好的,但这“三好”却不容易做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放在哪里都适用,无论是吉利,是沃尔沃,还是华泰汽车。有一句俗语“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只有造出真正各方面都好都优秀的汽车,才能真正立于世界汽车之林,才能真正创出中国汽车的“中国创造”!
这个秋天现在算是有点味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