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风暴,臆断、误判、观望、逃避皆不可取,必须看到,危不可避、机不可失,应当主动化险为夷。本文作者抱着这一理性态度,从“中国制造”的危机中看到了“中国品牌”的生机
本文核心观点
中央政府扩大内需的措施业已启动。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扩大内需的一大亮点,因此,也急需国家能够趁此机会,将培育品牌、发展品牌作为拉动内需的一大策略来考虑。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永续的经济动力,中国人目前正由解决基本生存走向心理消费、精神消费的品牌过渡,等“冬天”过后,中国新一轮的消费热即将到来,中国品牌的消费热必将出现。
自1998年兴起的“中国制造”在十年后的今天让中国感到了一丝苦涩,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一个严冬季节。岁末盘点,我们发现,在2008年这场全球性金融风暴下,“中国制造”大受冲击,但所幸的是大部分有品牌的实体经济表现出强大的“抗跌性”,甚至有相当多品牌逆市飞扬。
2008年,“中国制造”负面效应日益凸显
1998年亚洲“四小龙”受金融风暴重挫,形成了“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当时国家对经济的拯救战略是内外并举,在外贸方面,积极鼓励出口,“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对内大力投资,使房地产行业拉动消费,经济欣欣向荣,中国经济依靠这两驾马车的快速发展让世界为之瞩目。
凭着多年企业经营积累的经验,2000年,我开始思考,“中国制造”到底能够走多远?并意识到“中国制造”仅仅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纯制造业环节的边际利润会变得越来越薄,它不能支撑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制造”是中国踏上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它可以为我们引进外资、引入先进技术,解决中国暂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制造不可能制造出强大的中国。我们开始呼吁并期待能够引起有关方面注意:“中国制造”只能是强大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和过程,而不能将其视作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和终点,否则,就很容易使经济成长成果被黑洞所吞噬。
这种担心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不幸得以验证。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导致了欧美市场的萧条和消费信心崩塌,创造了“中国制造”神话的民营制造工厂成为最大的牺牲者,其负面效应几乎是连锁性反应:失业人口的增加,商业资源的浪费,区域经济空心化……“中国制造”的负面效应在多年后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中集中显现。
走出金融风暴,中国如何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话语权
尽管是经济寒冬,但是金融危机却给中国复兴,成为世界之强国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已然替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债主,中国是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损失最小的国家之一。从宏观数据来看, 中国经济可谓风光八面,让全世界羡慕不已。中国巨大的储蓄被世界发觉,中国成了“有钱人”,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全世界开始研究中国人靠省吃俭用省下一大把钱的传统,第一次被认可为美德,当然也就第一次怀疑老美超前消费理念是否为“败家子”行为。人们还把“拯救”全球金融危机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关键时刻中国“出钱”,总之,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缺少的力量。
但是如何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如何在变革中求得发展并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如何能够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话语权?
研究中国经济状况,我们发现中国的经济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里,国际市场,“中国制造”尚没有话语权,中国2008年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的金额都在一万亿美元以上, 但不论是出口产品的最终定价权还是进口产品的定价权都不在中国手里。更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没有话语权,国内市场,中国经济的主导权也在丧失。随着大量引进外资, 国外资本和品牌已经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经济的很多方面。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汽车领域, 日本、德国、美国品牌占领和控制中国汽车72%市场;在碳酸饮料市场, 可口可乐、雪碧、醒目、芬达四种国外品牌就占据了我国碳酸饮料市场60%以上的份额;在香皂市场,虽然前10名品牌中的国内、国外品牌各占5种,但从市场份额看,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达83%;化妆品市场,玉兰油、夏士莲、法国CD、绿丹兰、永芳等国外品牌纷纷登陆中国大陆,中国品牌的化妆品几乎全军覆没。
“中国制造”产品最终定价权操纵在国际零售业巨头手里,这使得以低成本劳动力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3%-10%的利润是制造企业的通常利润,甚至有些制造型企业只有3%。这样的利润率在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利润出现“跳水”,企业难以为继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当金融风暴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是制造型企业利润被劫,从而引起数以万计的中小民营企业倒闭、停产,甚至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实体经济中表现最强抗跌性,并逆市上扬的是品牌型企业,而在出口企业中,就在很多“代工”的“中国制造”倒闭时,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的企业却还挺立潮头,品牌成为应对危机的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