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从1998年就已经开始。并购的数字和并购的规模每年都在递增。以前中国公司更多是通过出口产品的方式来进入海外市场,但是出口之路走了十几年到二十年,自然会碰到瓶颈,现在的危机让出口瓶颈更加严重。所以中国企业都有通过海外并购来拓展市场的强烈冲动。
次贷危机深化之后,国内公司突然觉得原来那些可能遥不可及的目标都从天上陨落,价格变得非常有吸引力,自然就会产生难以遏制的冲动。只要从公司的现金流能够接受,海外并购可以做,但是,研究发现,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不多。
谁需要并购
目前来看,中国最适合通过并购方式实现全球化的行业还是制造业。因为中国企业的优势还是成本优势。
为了更好理解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并购,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理论背景。有理论观点认为,两种力量推动着产业发展和影响着产业内竞争的方向,即全球化力量和本地化力量。这两种力量不在同一维度上,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互独立。你需要同时推行全球化和本地化,比如制药业。但在另一些行业,不一定需要高度全球化,如零售业、银行业等。
因此全球化不一定是优先目标,如果要进行全球化,也必须要有全球化的业务,因为每个大市场的情形都各不相同。这个框架告诉我们,如果企业要征服全球市场,必须要使用非常独特的手段。高度全球化的行业意味着企业可以运用非常相似的方式去征服不同的市场,如英特尔和微软,他们不需要大幅度改变其产品和营销手段。但另一方面,如果是一般本土化的行业,你需要做大幅度改变才能适应不同的市场。
在海外市场并购的中国企业,战略上可以分为4种类型:
本土防御型:获得国外企业的技术、资源和其他竞争要素,强化其在国内市场已有的优势地位。 比如北京第一机床厂,该厂收购一个德国家族企业的目的是要获得制造精密仪器的能力。但令其震惊的是德国厂的设备还不如中国的,德国工人使用较差的设备生产出更精密的设备。因此是人而不是工具造成了差异。
国际防御战略:进一步巩固企业的个别产品在国际市场已经获得竞争优势。这样的企业已经是世界性的企业,但要增强其在全球的人力资源等,比如TCL收购汤姆逊是为了获得全球化的能力(如品牌、研发、渠道),实现资源重叠,成为电视业的第一名。但他们后来意识到这种战略的困难,因为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很快发生了改变。两家电视机企业生产技术很相似,是传统的CRT电视,就是阴极显像管电视,而双方在平板电视上都比较弱,这就是收购失败的原因,被迫同时进行并购的整合与技术的转型,两者的任何一个都极具挑战性,更不用说一起来做了。
本土扩张战略:通过获取所需技术、资源和其他竞争要素,实现在国内市场扩张的目的,以逐步取得领先地位,中石油(10.57,0.25,2.42%,吧)等资源型企业属于这种类型。
国际扩张战略:拓展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并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有名的企业是联想,总部设到纽约,大部分收入也来自海外市场。
目前来看,中国最适合通过并购方式实现全球化的行业还是制造业。因为中国企业的优势还是成本优势,而且现在的成本优势也从最初的纯劳动力成本上升到更高端一些的成本优势。我们现在善于做一些系统集成的工作,把人力资源和好的设备结合在一起,来形成像比亚迪这样很有竞争力的公司。在大规模的生产环境下控制成本,这是我们制造企业最大的优势。
这类企业碰到的最大瓶颈是,如何把产品卖到更广阔的市场去。以前更多的是通过经销商把产品卖到国外,一旦经销商发生问题,公司就会面临问题,比如四川长虹(3.72,0.13,3.62%,吧)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这会让中国公司过于依赖渠道,从而受制于渠道。
后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包括TCL的并购,几乎都是看中了所收购的海外公司的固有渠道。当然也看中了它们的一些技术,但是在技术上我觉得我们到目前为止更多的是失望,无论TCL还是联想。
跨国并购,知易行难
中国企业家在进行海外并购之前,要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非常懂收购的专家;收购完成后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整合和管理一个跨国企业。
跨国并购基本上是买方吃亏的,中国并购华尔街公司应慎重。之所以国内企业如此热衷跨国并购,有代理人与民族情绪等非理性因素。成千论万的并购案例说明,跨国、跨文化的并购中,买方一般是吃亏的。所谓的买方会享受协同增值效应,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往往是纸上谈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是卖方优势,就是信息不对称。另外,并购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国企业的团队无法管理法国、美国等发达市场企业的团队,这点恰恰就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收购最大的风险。管理也有很多文化的因素,中国民营企业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西方是靠系统性管理,这两种文化很难结合到一起。
而且在整合的过程中,跨国、跨文化的整合是最难的,所以中资企业在收购海外的管理型企业时要非常小心。因为这些企业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是它的管理团队,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我们的人力资源体制也还有比较大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使购买了别人的企业,能够留住人才并经营好这个企业吗?假如不能,那这样的收购在价值上就会大打折扣。
|